西方音乐欣赏
西方音乐欣赏 Enjoyment of Music
第一讲 02/19/19
如何入门、如何听歌曲、如何听器乐、如何听人(作曲家 —> 演奏家)、如何听美、如何听道(音乐的哲学,不同历史、文化如何理解音乐)。终极目标:面对陌生音乐的时候,如何听明白它。
欣赏方式:
1. 健脑化欣赏
一种消遣形式的欣赏,刺激大脑不常使用的区域,通过音乐提高脑的年轻态。耳廓,鼓膜,耳蜗,耳蜗上有很多听觉纤毛。音乐可以同时将脑皮质反射区面积达到最大(~1/3)。健脑化欣赏的重要部分是有歌词的歌曲。健脑化欣赏的最大目标是保持你的“感觉”,让脑工作锻炼起来。
世界音乐Enya的歌曲四个要素:vocal歌曲,结构简单,规则容易跟从,画面帮助。歌曲利用MV的形式加入了更多吸引人的成分(图像与动态)。
世界音乐Secret Garden来自挪威,vocal与器乐结合紧密,比Enya抒情平静。
Vocal Bass Beats,歌曲/部分器乐的三要素。A Capella (Borrowed from Italian alla cappella (“in the manner of the [Sistine] chapel”)
2. 科学化欣赏
科学音乐产生了作曲法(J. S. Bach)。音乐可视化、图像化、AI。通过音乐的方式,促进智力发展(研究群论)。
例子:crab canon from Musical Offering (羽管键琴);大家熟知的卡农。
声音的四个要素:高度长度强度音色。音乐是数学排列时间的艺术。作曲法形成之后,创作音乐需要系统学习。德奥音乐成功的背后是德奥强大的哲学、数学、工程。
音乐的史纲
西方音乐是一个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,该文化的历史段分全球学界公认为7个阶段: (1)古希腊古罗马时期(公元前11世纪的荷马时代~公元5世纪)。古希腊罗马(BC11-AC5)悼亡歌曲《塞吉洛斯的墓志铭》,情感克制。 (2)中世纪时期(公元5世纪~公元16世纪)(文化中心:法国)。感情被宗教剥夺,音乐用来与上帝交流,以及用于礼仪。格里高利圣咏是单声部(男生无伴奏,为上帝而歌,肃穆庄严),后来发展到多声部(奥尔加农是一种二重唱复调音乐)。(Mass弥撒) (3)文艺复兴时期(公元16世纪~公元17世纪)(文化中心:意大利)。目标是复兴古希腊雅典的音乐,实际上反对神权文化,多声部音乐发展,器乐长足发展弥补vocal单调的不足。 (4)巴洛克时期(1600年~1750年)(文化中心:德奥)。JS Bach,维瓦尔弟Vivaldi,亨德尔。 (5)古典主义时期(1750年~1810年)(文化中心:奥地利维也纳)。Haydn,Mozart,Beethoven为代表。作曲法成熟,克制的激情。
(6)浪漫主义时期(1810年~1900年)(文化中心:欧洲)。风靡欧洲,Debussy,柴可夫斯基。表情丰富,激情奔放。马勒:表现主义。 (7)20世纪时期(1900年以来)(文化中心:从1945年前的维也纳、巴黎和伦敦转向1945年以后的纽约)
二十世纪流派林立,音乐种类繁多。
宏观特点: 【关键词1】散而有序(散:地域,音乐活动中心的移动变化;序:时间,时间的连续性) 【关键词2】乐以表情(早期音乐用于宗教活动,西方人最终探索出了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的办法。)
聆听样本:肖斯塔科维奇《大提琴协奏曲》。
音乐的风格
style是尖头笔。乐府:秦代建立,汉代发展。使命:采集民歌,保存文化(采风)。
风 → 民歌 格 → 样式
音乐风格体的构成要素有6个: (1)旋律Melody(歌曲) (2)节奏Rhythm(节拍Mete/Beats为先,固定的时间值。节奏是基于单拍子即单个点的变化的时间。) (3)和声Harmony(音响的协和关系) (4)织体Texture(单声织体——单旋律线条;主调织体——主旋律+伴奏,有主次关系;复调织体——很多旋律,没有主次只有先后)例子:卡农 (5)音色Timbre(不同声音的色彩) (6)曲式Form(音乐的构成形式——两段体曲式:A+B。范例:前奏+A+B) 认清了什么是音乐的风格,就能去主动了解音乐的风格,学习明白音乐的风格。
穆索尔斯基:图画展览会,回旋曲式。
第二讲 02/26/19
世界音乐 songs of the fire,熊熊篝火燃烧时产生的音乐。Yule log. 世界音乐让人放松。
Angel of healing: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1:1混合。久石让是世界音乐的。菊次郎之夏天,音色钢琴,旋律是日本童谣的,是世界音乐的典型做法。世界音乐将流行和古典的优点集中起来,缺点隐藏起来,让所有人都喜欢。
贝多芬 黎明奏鸣曲 第三乐章 就是世界音乐的例子。这个乐章的主题是莱茵河下游民歌的旋律。第三乐章大小调交换明显。大调温暖明亮,小调阴柔婉转。将通俗旋律运用技术展开成复杂形式,也是世界音乐所运用的。
每种音乐都有自己的史纲有自己的风格。脱离了对音乐风格的把握,音乐的发展和史纲就无从谈起。
3. 实践化的欣赏
需要听众投入和参与进去,成为音乐的主人。跳舞、唱歌、演奏。
实践化法宝第一:样本比较,同一作品找不同版本来听。互为参照,拒绝盲从。贝多芬 《热情钢琴奏鸣曲》。作家的曲子是音乐时间方案,需要演奏家去实践。如同菜谱,不同厨师做出的菜可以完全不同。
Arthur Robinstein是波兰人,是演奏肖邦的大家,含蓄敏感内敛。Fazil Say是土耳其人,演奏风格狂野奔放。
《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》土耳其进行曲借用了土耳其的打击乐节奏,用钢琴模拟土耳其军乐打击乐,而非借用土耳其的旋律。左手锣鼓,右手是号角。
实践化法宝第二:找最爱。找到某段音乐最喜欢的部分。循环播放反复听。没有一个作品是从第一个字开始写起来的,艺术创作通常不是从头到尾的线性过程。所以找到自己的最爱,去主动听音乐。带着侦探心理和寻宝态度。与时俱进,有备而来。
实践化法宝第三:打入音乐,参与音乐创作和再创作。做过饭的和吃过饭的不一样。Lips synchronization。可以提升感同身受。将实践音乐融入生活。
听觉纤毛是肌肉运动
注意力需要集中
熟能生巧
情感与理智综合发展,更多美的来源
通过练习和重复,可以增加包裹axon轴突的物质,从而使得信号在轴突上传播时更少丢失。
音乐的空间
“音乐是流动的建筑,建筑是凝固的音乐。”
-
音乐的线条:音乐随着时间方向的变化。
卡农:轮唱。
听东西不在多,在得法。
本杰明布里顿《青少年管弦乐指南》(指导如何聆听交响乐)核心旋律线条有: (1)单线条运动态:主题明确 (2)多线条空间运动态:协同合作
音乐的空间是由运动的声音线条完成的,运动的线条是音乐空间形成的第一要素。
-
音乐的段落:作曲家有组织的使用音乐线条形成的结果。
段落好比屋子,一个大建筑需要好多不同的屋子。我们看到的紫禁城并不一定是全部的紫禁城。
作曲家创作音乐时通常心里都有一个音乐空间的框架,然后依靠框架向其中填东西。音乐作为伴奏,与其被伴奏的旋律需要有何种关系?
音乐的时间
荒腔 off tune、走板 off time、不搭调 off key
-
节拍型 Meter Pattern
三拍子 triple meter 常见于舞曲
-
时值型 Duration Pattern
-
节奏型Rhythm Pattern
人们对节奏性的判断不断被音色所干扰。
法国 圣桑《动物狂欢节》 俄国 穆索尔斯基《图画展览会》
-
重拍型Accent Pattern
-
速度型Tempo Pattern
1816年(梅尔采尔)梅氏节拍器
一个四分音符 = 60,意思是一分钟60个四分音符
这个世界很混乱,人类的存在是去寻找有顺序有逻辑有美感的东西。
作业:命运交响曲
第三讲 03/05/19
音乐风格的争议:风格不是法律术语;歌曲是复杂的风格曲,定义音乐的剽窃很难定义,剽窃旋律最常见。
Vivaldi 580 / Bach 1065. 意大利是西方弦乐发源地,巴洛克弦乐集中地。弦乐和美声唱法相互模仿。
巴洛克晚期三杰:Vivaldi,亨德尔,JS Bach。Bach也抄过别人的。
MC = main character
4. 精锐化欣赏
保持脑的年轻态,
精锐化欣赏的前提是调节好情绪
强烈依赖于个人经验 和音乐互动合体 听音乐的同时也听到了自己 成为灵魂的镜子 因时间而存在的流体几乎等于人类的灵魂
中西互证 货比三家 综合分析 作曲家人格 + 作曲风格 + 聆听者风格
西方音乐厅保留了宗教传统
Bach:只能在教堂里刷存在感,为上帝-为主子-为儿子
海顿:一生都是宫廷的仆人
贝多芬开始处理音乐家与社会生存的关系
卡拉扬和critical thinking
-
音乐中的重复是一种更新
-
听音乐的顺序:音乐体量,速度,拍子,音色,旋律,结构
体量:响度+长度
速度:跟听众性格和气质相关
节拍:体现音乐的规则性
音色:timber
旋律:音乐线条,表达感情。可以是一个motive动机,动机结合起来构成旋律。
结构:曲式,音乐体裁,sonata, concerto。。。
-
听叙事
- 音乐是有上下文的时间流体
- 德国音乐:分门别类,充满整洁设计感。低音厚重,贝多芬常常将动机安排在低音区。
- 独创旋律,没有像Bach一样,以动机为细胞构建整个个体。
- 反映个人心路历程1804-1808,已经知道自己要聋了。
- 贝多芬用4个音的动机完成了4个乐章。贝多芬将人的心里、人生、体验融入到了交响乐中,而非巴洛克时期的宗教机械感。
贝多芬第五交响曲
-
第一乐章:命运的残暴和伪善,对耳聋的反抗
- 第一四音主题:你去死吧!
- 第二八音主题:人生如此灿烂辉煌
- 动机变调变慢
贝多芬音响设计确实不一样。
第一乐章结尾:命运不可战胜
-
第二乐章:思考人生的过程。从希望到叹息,一次比一次强烈。
- 希望 — 坚定 — 质疑 — 坚定 — 质疑 — 没有坚定了
- 更大的希望 — 坚定(加入了低音)— 质疑 — 坚定 —
- 斗争 — 机关枪(低音部分出现)
- 更更大希望 (完全无叹息)— 休息(木管)
- 斗争(低音加入)
- 希望渺茫 — 坚定希望
- 最后一次希望 — 叹息 — 坚定的cycle
-
第三乐章:
- 命运恐吓 — 第一次反击动机(机关枪,低音给力, xxxxXXXX)
- 第二次反击动机(低音为主,音响宏大)Fugue????
- 反击动机,预示着全面反攻
- 胜利动机!音响!
- 幻想交响曲
贝五/七:Carlos Kleiber, 罗马尼亚指挥家 Sergiu Celibidache
德奥音乐的特征:高度克制前提下尊重形式美感;结构整洁,秩序感,做人做事有边界,这就是classic的意思(有教养的)。
第四讲 03/12/19
西城故事、美洲美洲:音乐剧
Trombone For Two: Be-Bop是爵士乐后期最高即兴炫技风格的称谓,给定主题后,每件乐器挨个即兴。上海曾为远东爵士乐中心,1949年以后Jazz在中国大陆绝迹。Igudensman & Joo二重奏土耳其进行曲。
Das Gelbe Vom El: 威廉退尔
听到重复的乐段会加强内心情感和共鸣
Fantasi Symphonie: Idee Fixe 固定动机
Dies Irae melody 中世纪圣咏《末日经》
第五讲 03/19/19
法国音乐:用音乐描绘一个景象。电影诞生在法国。(亚麻色头发的少女)
柏辽兹借鉴了贝多芬第六的“音乐与文字”的关系。柏辽兹将德奥交响乐的配置改进成了浪漫主义风格。德奥音乐统一性至上,法国人加入了色彩性。
即便文字对音乐如何解释,音乐总是独立的客体。很多人想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对幻想交响曲进行解释(文字、舞蹈、动画等)。
贝六是标题交响乐:田园,每个乐章都有标题。迪士尼演绎版本。
《现代启示录》。瓦格纳《女武神的飞驰》(瓦格纳是贝多芬的粉丝):三拍子进行曲。描述风声等弦乐,既有进行曲又有风声。卡尔·奥尔夫。
从具象的东西中摆脱出来,非常不容易。语义性信号占据了人类记忆的大多数。
- 中国音乐的章回体 Chapter style:十面埋伏
- 中国人在文学中喜欢章回体,基于段落和标题明示。欧洲音乐在乐章和动机的对比中展现精华。
- 文人听音乐是要背诵小标题的。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走的是“命题作文”的格式。中国音乐带有极强的画面感故事感的倾向,语义感很强。故事的具象性和音乐的抽象性正好相反。
- 刘德海先生演奏
- 列营、擂鼓(打鼓的节奏)、走队(有bass低音的)、排阵(有点旋律性)、埋伏(旋律性)、小战和大战(打击声,越来越快,兵器相接的声音,这段很长,包括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,是来比喻战斗)、呐喊(右手极速拨弦)
- 学生认为:十面埋伏有学完的时候。其实错了: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重复:音乐的横向再现,立体的布局方法。十二平均律:将24个大小调的转换实验了一遍,体现了主调和复调音乐的关系。Bach最重要的是:实验了重复。
十二平均律成对编组,一首前奏曲加一首赋格。赋格Fuga:拉丁文追逐之意,声部之间相互追逐。不同线条追逐之后撞在一起,形成了高潮。
平均律第一首前奏曲C大调:固定音型重复。赋格:纵向重复。中国音乐讲究线性,西方音乐重视立体,从而映射到东西方的思维模式上?Critical?
交响乐中也常见Fugue段。古典主义时期,Fugue技术已经不太流行,但是仍然作为达到音乐高潮的途径之一。“重复是人类本质”。
贝多芬热情奏鸣曲:重复的重要性。奏鸣曲 Sonata:A呈示部 + B展开部 + A’再现部。
圣桑,保罗杜卡:音乐和画面、音乐和叙事的关系。骷髅之舞,魔法师的弟子。
第六讲 03/26/19
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 与绝对音乐absolute music:歌剧/舞剧配乐作为标题音乐存在,重点在舞蹈上而不在音乐上。歌剧/舞剧音乐需要满足连环画和讲故事两个要求。
康康舞曲
Present always contains the past. 非洲人通过击掌、拍大腿来创造节奏,从而让他们记住他们来自哪里(奴隶主不准他们演奏乐器)。
黄金三镖客
波列罗舞曲:器乐曲一旦变成舞曲,则其独立性就会降低。
标题音乐听人讲故事,绝对音乐自己编故事。标题音乐需要其他因素介入,音乐的独立性纯粹性不足。标题就音乐的名字,器乐曲被标题化就让人觉得“听懂了“。绝对音乐抛弃其他注解音乐的因素,音乐是音响本身,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,音乐就是它自己。标题音乐历史长于绝对音乐,在西方浪漫主义时期,标题音乐慢慢发展成了潮流。标题音乐是有题诗,绝对音乐是无题诗,标题音乐产生群体效应,绝对音乐在于个人感受。标题音乐的哲学前提是假定音乐作品一定存在相应的内容。标题音乐认为音乐有意思,所以他才去解释。
西西里舞曲:标题形同虚设吗?乡愁、怀旧。竖琴神来之笔。
西方音乐的两种模仿:器乐模仿人声、音乐模仿自然。Vivaldi是模仿自然万物的大师,他还模仿意大利语。《风雨飘摇心似火烧》。Vivaldi一生都在威尼斯,是女修道院的音乐主任。四季:四部分十二个乐章,每个部分都有诗文搭配。四季每个乐章都有详细的注解。
日本三弦也模仿海浪、花花草草在风中摇摆。
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声乐曲作家。
幻想交响曲之后标题音乐开始流行。Program的另一个意思是节目单。李斯特是最重要的标题音乐作家,但他也部分使用绝对音乐的意思,但其实风格和情绪都是交响诗的,也是标题音乐手法。李斯特之后标题音乐迅速衰落,但Richard Strauss也用标题音乐来控制乐队。Mahler开始质疑标题的作用,很多作品都没有注解。20世纪以来标题音乐已成旧梦,但也有勋伯格的transfigured night等。
绝对音乐概念来自于德国,音乐的美在于其客观自身,音乐美之理由在于其自身。这体现了将音乐从其他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尝试。只有当音乐脱离于目的性,完全不能利用时,才能讨论其纯粹性。绝对音乐是理解20世纪的关键,召唤了很多作曲家对浪漫主义的反叛。现代主义的核心概念就是绝对音乐。
什么是音乐?如何理解音乐?音乐必须使人听,才能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。
勋伯格:月迷彼埃罗。
Vivaldi对自然的模仿。
梅西昂:异国鸟。作业:牧神午后。
第七讲 04/02/19
人类音乐聆听认知的基本顺序:体量、速度、拍子、音色(硬音色=换乐器,软音色=用和声)、旋律、结构。这是欣赏顺序,而非创作顺序。作曲家需要首先考虑旋律,而聆听者首先接触到的不是旋律。这与音乐的六支箭头笔还是有些不同的。前面三者形成的是音乐的情绪,后三个形成音乐的情感。
音乐的6+1>7是有调音乐(大小调音乐),6-1=0变成了无调音乐。
Bach的功绩在于发扬了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,使得后续的音乐家有了创作范式。上面这个1就是音阶/调。音阶中依赖于主音而展开。如果音阶是自己随便造的、不和谐的,那么就是无调音乐了。
音乐按照国家/地缘/政治分类的七匹马车:意大利法国德奥俄罗斯、英美、其他西方国家,以及非西方国家利用西方音乐方法技术写作的音乐作品(风格既有本民族特点也有西方音乐风格体的)。
音乐按照本体分类:标题音乐,绝对音乐;有调音乐,无调音乐。
面对标题音乐还是面对绝对音乐,身份可以发生转化。
德奥音乐讲究装置感,就像德国肘子;二人对立、互相撕逼,最后全部统一。
法国音乐讲究色彩,非常sexy。洛可可:极度装饰过的意思,是巴洛克的升级。这种过度装饰直接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诞生(reduced)。虽然柏辽兹写了幻想交响曲,但是仍然是法国人说德语。直到德彪西,法国重新拿回了其在音乐上的发言权。
意大利音乐:很线性,像歌曲,有面条感。意大利纯器乐在Vivaldi达到顶峰,而其他杰出的器乐都镶嵌在歌剧中。
-
我们为什么喜欢音乐?
歌剧:意大利语;音乐剧:英语。语言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作用于婴幼儿的听觉发育。
在后儿歌期,很多人没有得到很多的听觉样本、没有得到合理的聆听方式,所以在儿歌期结束之后留下的仍然是儿歌期所获得的样本。
要思考:为什么喜欢这个音乐?
巴洛克音乐:Bass + rhythm。Lady Gaga Fugue.
- 引起好恶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音色。音色经验的熟悉度直接影响音乐偏好。
- 速度与节奏的熟悉度直接影响音乐偏好。
- 和声的熟悉度直接影响音乐偏好。《Danny Boy》Keith Jarrett。钢琴是单音色乐器,但是它具有软音色。不熟悉复杂的和声,则会讨厌那些和声变化复杂的音乐。
- 旋律的熟悉度直接影响音乐偏好。Phantom Opera。新疆节奏:他妈的老鼠。
了解这些东西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听觉盲区,再去突破。
调:Key。调性:Tonality。Key只是一个单音,一个八度有12个key。调性是音阶,要以一个key为准而产生一系列变化。
动机设计的动力展开:基于动机将音乐由小变大的过程。这是西方音乐作曲法的核心概念。
奏鸣曲式为动机设计和动力展开提供了结构的可能性。奏鸣曲有一个专门的展开部,就是提供了专门的场地用来进行高水平的动力展开。但是回旋曲没法进行动机展开,只能是时间上重复的结构。所以贝多芬柏辽兹就可以大型展开,而Vivaldi和Bach就没法进行动力展开。
奏鸣曲、协奏曲是风格术语,回旋曲式、奏鸣曲式是结构术语。
技术听点:演奏的高难度部分 和 素材的必要部分。听见和听到不一样,听见了动机和内容才叫听见。
轰鸣音效:乐器的自然发音条件 和 乐器的演奏技巧方法。热情奏鸣曲、黎明奏鸣曲。
音乐风格迁移:原本与副本。
这是要疯啊:巧妙模仿了和声。织体:单声、和声、主调(各个线条有主次之分)、复调等。体量直接涵盖织体。
第八讲 04/09/19
人类音乐聆听认知的基本顺序:体量、速度、拍子、音色(硬音色=换乐器,软音色=用和声)、旋律、结构。前三个决定音乐情绪,后三者决定音乐情感。
-
体量(Body/Masses)
音乐的强度和厚度和层次的总和。乐器做功(强度)、乐器数量(厚度)、声部数量(层次)影响体量。
《行星组曲—Jupiter》:对管乐器编织极其丰富,体量很大。
标准木管五重奏 = 长笛 (为了实现复杂演奏能力,给木管上加上了金属器件)+ 单簧管 + 双簧管 + 圆号 (半木管半铜管)+ 大管。
学乐器时老师强调强弱,实际上就是控制音乐体量。
作品的艺术:在任何细节上作曲家都有要求。别人拷贝作品,不可能拷贝走左右的风格要素。
《行星组曲—Mars》:五拍子,弓杆击弦。体量变化对比惊人。音乐不处理体量就没有感染力。5.1环绕立体声:五个音轨。
《帝国进行曲》:强度平均,体量变化不大,为电影画面服务。
康塔塔(Cantatas)大合唱(1935-36):Carmina Burana,三拍子,第一个音从第二拍进。(Yellow River Cantatas)
-
速度(Tempo & Movement)
速度Tempo,乐章Movement。乐章是速度运动变化的结果,四个乐章就是四个速度。Allegro快板-开心,Lento慢板-心情难过低沉。意大利语原意就是心情怎么样,而非直接描述速度。
Allegro 快板
Allegretto 稍快板
Moderato 中板
Andante 行板
Adagio 柔板
Lento 慢板
Largo 广板
低声部应该在远景,中声部在中景,高声部在近景。
Gould演绎的土耳其进行曲非常慢,突出了其进行曲的特质和左手模拟土耳其打击乐的轰鸣效果。
-
拍子
中国人在1840年之前打拍子是靠诗歌。“白日依山尽”是三拍子,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是四拍子,“关关雎鸠”是二拍子。直到宋朝的时候词带来了更复杂的拍子。
拍子分为明暗拍子。明拍子很明显,比如约翰施特劳斯的《蓝色多瑙河》。暗拍子:拉威尔的《圆舞曲》,故意避开了明显的三拍子。学一学三拍子跳舞!!!
穆索尔斯基:图画展览会(可以迁移成西北民歌)是五拍子和六拍子混合。
-
音色Timbre
硬音色:换乐器;软音色:和声。
《滚核桃》
打小军鼓是西方打击乐的基本功。
《钢琴小品集》《木管五重奏六首小品》。匈牙利音乐利用五声音阶(中国音乐过去的)。
《鸡腿上的巫婆小屋》
和声形成微妙的软音色。
舒伯特:《魔王》。
声音大于音乐!!!
第九讲 04/16/19
再一次,音乐欣赏的六个顺序:
体量、速度、拍子、音色、旋律、结构。
-
旋律 Melody
运动的单音就是旋律。简约音乐,极简主义。极简主义音乐用于寺庙,不断重复,形态简单,不至于分身,从而用来还魂。简约音乐并不简单。简约音乐特别适合做电影音乐,不至于太分散注意力,但是可以通过节奏和体量的变化来烘托电影情绪。
动机就是一个旋律形态。基于单旋律的变化叫做变奏 Variation. 变奏不可以离开母体,母体一直在变奏后面飞行。之前我们讲过重复,但是变奏是一种变化型重复。A — B — A:主歌、副歌、再现。再现段绝对不能与主歌一摸一样,节奏体量等都可以变化。这样就是变化型重复。
西方音乐:
变奏的母体叫原型,后来的变奏都是原体的变体1、变体2、变体3. 母体如果是16小节,则后来的变体都是16小节。这叫严格变奏。如果允许微调就叫性格变奏。西方变奏:不管儿子变成什么样,都能听出她妈的味儿。速度基本保持一致,方正规则非常清楚。所有变奏可以形成一个群???
马勒第一交响乐的第二乐章:两只老虎。
大调:全全半全全全半;小调:全半全全半全全。
从而看起来,这些变体的相似性非常高,同时做一点点小小的变化。变奏曲最后加了一个尾巴,为了平衡音乐,最后那个尾巴不在母体之中。
中国音乐:
中国人喜好装饰一个音,让一个音发出很多效果。就像一个字可以发出不同音。在音乐中叫做润腔,在画画中叫润色。西方音乐的“字”演奏出来之后就不能再追加变化,而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字的发音都可以即兴润腔。中国音乐分阴阳,要么阴生阳减,要么阴减阳生。二泉映月中,A1大于A,A2也可以小于A,在做阴阳调试。阴主题A可以展开,阳主题作为定海神针。中国音乐在轮转,绕毛线团。A变小B变大,A变大B变小,B起的作用就是把旋律拉回原点。A可以展开很多很多,B就还是那么一句。二泉映月确实是一个长大的变奏曲。
上面说的B就是中国诗歌的韵脚。阿炳可以将二泉映月无限延伸,只要有出式、收式,其中的内容都可以流动。绝没有一个定版的“二泉映月”。道光年间就有“鲜花调”,就是后来的茉莉花。中国音乐口传心授,没法固定。艺术一旦定型,就宣告了她的死亡。中国音乐没法用大型乐队齐奏,就好比1000个人在操场上齐打太极一样讽刺。二泉映月的定弦比普通二胡要低五度,在G和D上,符合作品需要的低沉音效。
Debussy将法国从德奥交响乐中解救出来。
法国音乐的基本形态:精于线性装饰、精于弹性速度、精于描摹形态、精于新型音阶、精于法式唯美。(王尔德的墓在巴黎,不远处就是肖邦的墓。华沙大学的对面存着肖邦的心脏。)王尔德:为了艺术而艺术。Art for art’s sake. 纯唯美。
俄罗斯音乐史:”大哥报幕居巴黎,老柴厕所削萝卜丝“。俄罗斯音乐既亲法国又远法国,既亲德奥又远德奥,后来又带上了俄罗斯自己的毛子色彩。
印象主义 + 象征主义是在一起的。Monet重新结构对画布的理解,莫奈强调的恰恰是过去精雕细琢画家忽略了的东西。《自由领导人民》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高潮。印象主义反对Wagner的浪漫主义。
牧神:长得很好看,下半身是羊,头上有犄角,尾巴是羊尾巴。传说中西方的笛子就是牧神发明的。牧神午后像牡丹亭???牧神午后在树下做梦的时候与山间仙子欢会(性爱)。《牧神午后》是单乐章,是带标题的交响诗,直接表达了诗歌的内容和感觉。牧神醒了之后,吹起了笛子(排箫?),而后渐渐陷入fantasy。结构是ABA形式。
牢记:打击德奥音乐风格(分块整齐),想要形成法国自己的音乐风格。
牧神午后第一句就是笛子,因为牧神就是吹笛子的。德彪西用竖琴构造一个A型,德彪西的音乐不用“解决”。牧神午后是十九世纪向二十世纪过渡的标志作品。德彪西使用圆号造成了音色的高度不明确(圆号在德奥音乐中只能用于战争胜利)。
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空间结构的理解不同,造成了音乐风格的巨大差别。
第十讲 04/23/19
今天要讲音乐的结构和调性 Key—tonality。前三个环节(情绪)到后三个环节(情感),中间有个过渡就是音色和演奏者。倒序是创作者的方式,顺序是聆听者的方式。我们可以经常按照倒序来体会创作者的感觉。这6个环节最后的,是调性,是与情绪变化不相关的。一个善良的人并不会因为情绪差而变成不善良的人。调性就是这个”善良”的人格。速度节怕体量是情绪,但是背后的调性是最基本的property. 只有积累样本够多,才能对音乐的人格产生合适的判断。
中西互证,货比三家
回归曲式与回旋曲式完全不一样,回归曲式依赖于一条清晰可见的旋律。只要这个旋律出现了第二次,那这个旋律就回归了一次,无论在什么调上。Vivaldi四季《春》的重复性/回归性极高,巴洛克时期的旋律回归是相对单调的,调子可以乱换,只叫做回归曲式。勃兰登堡协奏曲中,Bach写出的A段重复了8次,但是每次调都不一样。两头是一样的,但是过程是失控的。中国音乐守着一个调,但是西方音乐必须要换调。西方音乐模仿情感,情感=调式,情感不稳定=调式不稳定,但是音乐需要使人稳定下来。所以到了古典时期,旋律的回归必须在一个key调上了,但是不再强调完全一样的旋律,这就叫做回旋曲(Rondo)。这样的话,音乐走向抽象。回旋/回归曲强调两头的一致。
反复需要间隔(ABA),重复不需要间隔(AAA)。
回旋曲:重复出现的是叠部,中间插入的叫插部。土耳其进行曲就是”土耳其风格回旋曲”,回旋的部分一定是同一个调子,而插入的部分可以用不同的调子。土耳其进行曲的叠部出现在插部之后,与其他的经典的不同。
Sonata:第一次出现叫呈示部,第二次是再现,中间的间隔作为两次旋律反复的间隔。横向的旋律发展与对比导致了戏剧性的形成。单词Tonality表示的是”中心”的意思。音乐有上行和下行,所有音都得尊重首音,所以首音就代表tonality。西方音乐规定首音和五度(属音)关系最近,往下数五个音(Fa)就是下属音。一个是上方五级,一个是下方五级。一级调往上数五个音就是属调,往下数五个音就是下属调。
奏鸣曲是两个主题互相撕逼最后统一。如果说变奏曲是基于一元的,那么奏鸣曲就是基于2个主题的。两个主题的旋律形态性格不同,第二个是调高不同。西方音乐绝大部分都是以广泛的reasoning(把具体的旋律抽象为公式)为基础的。所以作曲家需要把旋律变成公式,再在各个调和时间上安装。纵向关系的旋律安置法导致了交响乐的诞生。
一个旋律可以在现在一级调上,再跑到五级调上,再回到一级调。这种以调性对立象征矛盾,以调性统一代表矛盾解决,这种写法就是奏鸣曲方法。奏鸣曲结构不复杂,复杂在调性上。
呈示主部(一级调)和呈示副部(五级调)的调式不同,互相撕逼到最后,这两个部都到了一级调上了。它跟变奏曲的不一样是:变奏曲是基于1的,而奏鸣曲一开始就是冲突的两个主体。从而音乐变成了拟人、可以表达人类情感的东西。这体现了一个契约精神。主部和副部在慢慢磨合调试中会取得一致的部分,并不是说主部比副部更高级。在磨合中双方都知道了对方好在哪里,通过一个契约达到了平衡和一致。但中国社会没有奏鸣精神。Molly‘s game是个变奏曲,基于一个女孩的故事来发展。间谍之桥Bridge of spy就是一个奏鸣曲,基于两个人的故事来发展,戏剧性和动力性特别强。西方文学和音乐的最高水平都是遵循奏鸣曲式。
呈示部需要重复,需要让听众们记住呈示部。Coda相当于一个过渡段和结尾段。样本:Beethoven Piano Sonata 8. Op. 13。
莫扎特40奏鸣曲:发展部中第一主题是fragments:在不同体量上重复。
巴洛克音乐没法做渐强和渐弱,只能做阶梯式的体量变化。到了古典音乐,人们要求渐进变化和感情需求。
旋律主题就是曲调
曲:单音线条(旋律的线条)
调:高度范围
段:曲调开始
落:曲调结束
但凡说到旋律曲调,就必须从”调”开始理解,否则就是中国式听觉。中国没有变”调”的思维。 西方音乐的根基在于调,单音基于调高-音阶-调式-调性,横向单音形成旋律结构,纵向单音形成织体和声。
莫扎特的第四十奏鸣曲Sonata
贝多芬的Sonata和Concerto
钢琴可以变化强弱,而非harpsichord只能变化乐音而不能变化强弱。
第十一讲 05/07/19
情绪到情感:旋律带给你的是情感,旋律在不同段落不同位置体现的是情绪。
定调定式定型,定色定拍子定速度定体量。这是作曲家创作的顺序。
奏明原则在西方音乐是最高原则,章回体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典型形式。中国章回艺术有小高潮,但是没有大高潮。奏明原则是二元对立,双方抗争最后和解;中国是一元到底。从聆听西方音乐中,可以了解到西方哲学。干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理解。奏鸣曲蕴涵着逻辑,但又局部打破逻辑,重构形态,最后谈判和解。
西方人理解动力展开和动机设计与中国人不同。《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》第三乐章:回旋和奏鸣。贝多芬倾向于给奏鸣曲再写一个新的尾巴。32个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都是奏鸣曲。《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》惹怒了贝多芬,因为华彩乐段被过分演奏了。”没有好老师,只有好学生。” 从贝多芬第五钢协以后,钢琴家再也不会即兴了。在Mozart那个时代,所有钢协都有即兴段落。即兴能让音乐找到自己,中国音乐教育没有即兴。
贝多芬有主部+副部1+副部2+主部,既有奏鸣又有回旋,就是回旋奏鸣曲。此曲的展开部各种转调,增加了展开的材料,但是时常不至于太长。反复换调,反复换高度,就是为了唤起动力展开的动力。回旋奏鸣曲就是建筑中的复式结构。
西方音乐基本乐理:音符、单旋律写作、和弦、和声、作平分析和写作。瓦格纳的音乐是半音系统的代表,贝多芬的音乐依赖于自然音系统。在自然音系统,必须要尊重调性和主音的地位。无调性音乐取消了主音的地位,放弃了任何音的特殊地位。古典主义=自然音系统;浪漫主义=自然音系统+半音系统。勋伯格发展了表现主义音乐,依赖于无调性。
20世纪以来,声音大于了音乐,除了音乐,二十世纪音乐家们强调了别的音乐。
二元对立 = ☯️
(音乐的听力是球状的,是所有感知过程中最全面的)
第十二讲 05/14/19
音乐情绪和情感的baseline都是调和调性,6 + 1 > 7, 6 - 1 = 0.
Rock and Roll材料1: 麦当娜Vogue。带有爵士乐的风格,MTV将视觉和听觉作为综合艺术品。RnR是固定体量、速度、节拍、音色,所以关注的是旋律和结构。歌曲中VBB发挥作用的原因就是因为在RnR中前四者没什么变化。流行音乐一般就是三个pattern,而A段和B段常常都是一个调,原因是人声的音域狭窄,不支持乱换。歌不够,说话来凑(C段)。这个歌的C段很长,略即兴,所以有点jazz。歌词的用处就是固定旋律。
印度电影遵守梵剧的传统,歌舞还要演给神看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宝莱坞拍的好莱坞片子,因为没有大型歌舞桥段。很多歌曲没有function,所以很多美国人在开始跳舞的时候就去上厕所了。梵文诗歌就是ABBA形式的,这跟印度电影音乐一样。
总之:舞曲型歌曲的前四个特征都不变,只关注旋律和结构;非舞曲/进行曲型(抒情类)会变拍子、体量等。
欣赏歌的五个办法:考察人声音色、考察文字功夫、考察旋律感觉、考察结构认识、考察表情水准。
-
识音之质:人声音色:人声反应不同文化和社会对待音乐的价值观。音色是最直接的信号,是人听歌最先接受到的信号。高中低三大声部,还可以根据性别分类。音色在人们接受音乐自身的内容之前就影响了人们的判断。声带在整体震动的时候永远不会坏,唱歌就要用整个声带。不同文化对人声音色的理解不同:东方呼麦,西方美声,韩国盘索里。Soprano, alto, tenor, bass. 花腔女高音、抒情女高音、戏剧女高音,spinto女高音。波西米亚是逆反和叛逆的代称。《图兰朵》
-
识意之深:听的是有歌词的歌曲还是没有歌词的歌曲。歌词听不懂的都是song without words。当听懂了歌词之后,就可以识意之深了。歌词与曲子是相互搭配,相互提升的。反声男高音 counter-tenor. Lute琴来自于阿拉伯的Ud琴,分为弹拨的和拉弦的,波斯语Tar是弦的意思。Lute琴鲁特琴诗琴的其他弦可以帮助弹拨弦来共鸣,音色好关键要泛音多,共鸣弦可以用来增加泛音。Lute琴在欧洲风靡了200年(15,16世纪),在之后被乐队革命代替,因为Lute琴第一声就是噪声,无法多人同时演奏出和谐音乐。从而西方人把Lute琴机械化改编成了羽管键琴。
样本:Amarilli,对6个因素都做了变化。
歌词的组合方式是旋律结构的基础(如果是给词填曲的话)。听者自身的母语文化和多语能力影响对歌曲的欣赏水平。19世纪德语艺术歌曲是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一大成就。
-
识曲之妙
听点:
- 文字与音乐协调否?第一段字少腔多;第二段都长,以长打长。《玫瑰三愿》。上海音乐学院的三门必修课:古诗文研修、旧乐沿革(将中国古乐铺翻译为五线谱)。玫瑰三愿只唱一遍,因为歌词不适合反复。结构不提供唱第二次的可能,所以速度就会更慢。中文字特别消耗音符,比如hua花。从而谱曲受到文字限制。
- 是否融合?曲依文字而生?”依字行腔,腔随字转”。
- 是否新意?音乐超越歌词,旋律美感。音乐从旋律开始生长。
-
识体之工
提炼结构。魏晋南北朝时把乐谱叫做声曲折。主歌一般是独唱,副歌一般是齐唱。三段体的歌曲结构可以归纳为ABA。中西方音乐的最大区别是复调与单声。三度创作:创作、演奏、欣赏。三者创作的顺序都不同,最好的体验是求同存异。folic acid叶酸抵抗口腔溃疡。
Cantata大合唱,Sonata器乐演奏。将歌剧用英语处理 = 音乐剧。
Aria咏叹调,Bel Canto美声,Recitativo讲话喧叙。
Libretto剧情,character角色,bel canto音色,aria recitativo唱的内容。
Concerto: 三个乐章快慢更快体现了动力展开。西方古典中最牛逼的流行音乐就是协奏曲。除了有曲子,还有角儿。快板奏鸣曲 (有可能是一代二)+ 中慢板的二乐章 + 舞蹈性格的大拍子性质的舞曲Rondo。协奏曲的cadenza中,作曲家站在台后,演奏家站在台前。
主部主调 托两个抒情副主题,第一主题出来之后有两个exposition,双城市部,小提琴来一遍,乐队再来一句。大型乐团先出现,后面就有个solo;solo先出现,大型乐团后面也有个展示。最后快要冲关的时候,有solo的cadenza,给整个作品打上自己的烙印。
Epilogue
- 题目可能难,但其实还行,课程目标一定能实现
- 如何听人分为听作曲家和听演奏家。只有对于某一版本的诠释有深刻印象,才能进行比较。
- 货比三家,有货才能比。有货比货识货。海菲兹不管拉什么东西,都比较快。
- 不要泛听,要静听。情绪与情感!
- 风格迁移:作曲家->演奏者->欣赏者。